时间:2023/4/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怎么治疗效果好 http://pf.39.net/bdflx/131204/4302821.html

钟振振博士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

宋·范成大诗“京尘成岁晚,江雨送人归”

送陆务观编修监镇江郡归会稽待阙(二首其二)

[宋]范成大

见说云门好,全家住翠微。

京尘成岁晚,江雨送人归。

边锁风雷动,军书日夜飞。

功名袖中手,世事巧相违。

网友守望杏坛问:求教钟先生,此诗颔联该如何理解呢?麻烦先生了。

钟振振答:(上期回放)“京尘”,语本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其一:“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陆诗字面是说:京城洛阳的气候不好,老刮风,扬起的灰尘把我穿的白衣裳都染黑了。骨子里隐含着不愿与新朝合作的情绪。“风尘”,是政治污浊的象喻。由于诗写得精彩,所表达的情绪又很容易引起后世政治上不得意的文人们的共鸣,因此它成了古诗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典之一。“语典”是“典故”的一种。“典故”在古诗词里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其一,形态不固定,可以因地制宜,“改头换面”。

(本期新发)

其二,都可以“关键词”组合的面目来呈现。如陆机的这两句诗,其关键词就有“京”“洛”“尘”“素衣”“缁”等。后人诗词就这些关键词任意组合,花样也层出不穷。就拿“京”“尘”等关键词的组合为例:

唐·孟郊《张徐州席送岑秀才》诗曰:“楚泪滴章句,京尘染衣裳。”

柳宗元《梅雨》诗曰:“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诗曰:“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

唐彦谦《试夜题省廊桂》诗曰:“麻衣穿穴两京尘,十见东堂绿桂春。”

韩琦《次韵答前水监王荀龙郎中重九感怀》诗曰:“谁知衣弊京尘客,乃是南宫卧锦郎。”

孔平仲《雍丘驿作》诗曰:“京尘漠漠稍侵衣,秣马雍丘日未西。”

陆游《怀故山》诗曰:“老怯京尘化素衣,无端抛掷钓鱼矶。”

又《射的山观梅》诗曰:“餐玉元知非火食,化衣应笑走京尘。”

刘过《贺新郎》(老去相如倦)词曰“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

黄廷璹《齐天乐》(十年汉上东风梦)词曰:“京尘衣袂易染,旧游随雾散,新恨难表。”

以上所述,还只是解读范成大这两句诗的前提,现在我们从正面来具体说一说范成大诗。

此诗作于宋孝宗隆兴元年()。陆游字务观,当时任枢密院编修官。因为反对孝宗擢用佞臣龙大渊、曾觌(二人皆孝宗即位前为藩王时的亲信),于此年三月被贬为镇江府(今江苏省镇江市)通判。通判是府、州、军长官的助理官,但有监察长官的职能,故别名“监郡”(宋代的府、州,相当于前代的郡)。因当时在岗的镇江通判任期未满,陆游一时还赴不了任。于是此年夏季,他先回老家山阴(已废入今浙江省绍兴市)候缺。山阴县当时属于绍兴府(今绍兴市),古称“会稽”。“阙”,同“缺”。此时,范成大在京城临安(今杭州市)供职。陆游离开临安时,他写了两首诗为陆游送行,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京尘成岁晚”,是说自己。此年范成大三十八岁。古人的平均寿命短,夸张一点说,人过中年便是“岁晚”。

“江雨送人归”,是说送陆游回乡。从临安乘船去山阴,当由钱塘江入其支流浦阳江。

当时范成大的官职是监行在太平惠民和剂局,兼编类高宗圣政所检讨官,兼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其本职差遣只是主管销售官府制造的熟药,普济四方,以其收入助户部之用,并不怎么重要。但其两项兼职却非同小可,能参与编修本朝史书,参与编辑朝廷敕令,便有机会进入馆阁,成为国家执政团队核心成员的重点培养对象。事实也正是如此,范成大下一年便正式进入馆阁,任秘书省正字。后来更做到了参知政事(副宰相)。

按理说,送别陆游时,范成大正处在仕途的上升期,似不应有“京尘成岁晚”的牢骚。其所以这样说,固然也可能有部分原因是对朝政不大满意,但恐怕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为了安慰在仕途上遭到挫折,被贬出朝廷的老朋友——像我这样年纪老大,在京城污浊的氛围里待下去又有什么意思?真羡慕你啊,能回绍兴老家。听说你家靠近名闻遐迩的古刹云门寺,全家人住在青山之中,多么清静,多么惬意!

编后语:

欢迎楼友们继续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uzhoushizx.com/xzsls/125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