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缘,西倚吕梁山,东临汾河水,县城距省会太原76公里。县城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一马平川,汾河、文峪河、磁窑河纵贯南北,河井双灌,旱涝保收,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文水自古民风淳朴,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古有一代女皇武则天、宋朝名将狄青。今有女英雄刘胡兰。武则天纪念馆、狄青故里、东岩禅寺、隐唐洞、上贤塔等古文化旅游景区正在逐步开发,上贤塔、武则天纪念馆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胡兰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文水县地处太原盆地,所以一直很好地继承了山西最正宗的饮食做法和习惯。这一带的饮食是全山西最正宗和最地道的,只要来到咱们这里,你就可以品尝到全山西最精致的饭菜。这里的地方特色小吃保证让你流连忘返,垂涎三尺! 形象的比喻就是: 穿着扛肩开宝马,蹲在路边跌(吃)河捞! 这就是文水人。简单、朴实、重感情! 对于文水的特点,从其地方美食可窥其一斑! 1、上贤饼——孝义镇上贤村 上贤饼也叫梵安寺素饼、文水月饼,形式古朴,口味醇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 上贤饼是晋式月饼的一种,深受本地人民喜爱。上贤饼圆又圆,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 上贤饼被认定为“山西名小吃”、“山西名点”,以其“皮酥馅香、口味浓郁、松软不腻、久存不变”的特色赢得了晋陕蒙一带民众的喜爱。 关于上贤饼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元朝,梵安寺成为贵族避暑的地方,一位小郡主随父母来到寺中小住,天真无邪的小郡主总想和百姓人家的孩子玩耍,她见到乡民都爱买一位小货郎的饼子,就调皮的拿了一个品尝,郡主只吃一次,竟然放不下,天天找小货郎要饼吃。小货郎给郡主讲当地的风情和各种故事,这些村野文化深深地吸引了郡主,爱意在她心中慢慢滋生。 郡主回到大都后,茶饭不思,王妃犯愁,询问原因,才知道郡主想吃上贤饼,王爷随即命人把小货郎找来,住在王府,让他打饼给郡主食用,一个爱吃,一个爱做,朝夕相处,终于被王爷发现了这个秘密,一顿暴打后将小货郎赶走,,郡主敢爱敢恨,趁着夜色,就和小货郎私奔,在上贤村黑松林边安家,生了一群可爱的孩子。 时间一长,郡主想家了,夫妻俩给王爷做了几个大大的圆饼和各种形状的饼,如吉祥物、十二生肖、八仙、葫芦(当地叫圪芦芦)、月牙牙、团圆饼、桃榴相会等。在八月十五这天,带着孩子们去王府看望父母大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爷已经由忿恨转化为怜爱。看着一堆可爱的外甥,其乐融融,王爷全家在花园赏月,命人切开女人带来的大圆饼和儿孙们分享,看着圆圆的月亮,吃着圆圆的月饼,随即王爷赐这种圆饼为“团圆月饼”, 在王府小住一段后,小夫妻相约回到上贤村,他们把手艺传给村民,在上贤一代广为流传,后来这种团员月饼就成为文水、汾阳地区八月十五全家分享的必备甜品。后人有诗曰: 古塔向晴天,名俗万口传。 真情两相悦,美味千年甜。 糖馅称素饼,脆皮含金盐。 一尝忘俗事,美誉留梵安。 2、文水牛肉——保贤村,徐家镇村 贤美牛肉厂,胡兰乡食品有限公司,伦达集团全部位于山西省文水县胡兰镇保贤村,这里是山西省有名的养牛基地和屠宰基地,有着经营牛肉的悠久历史,早在明末清初时就有经营牛肉的作坊。古人云:“保贤没有钟鼓楼,出了一伙杀牛候”,文水歇后语:老驴烂马进保贤———挨刀货 保贤牛肉特点是:①严格清真规矩,肉质纯真,卫生可靠;②选用优质肉牛屠宰加工,材料上乘;③高档部位牛肉加工标准精细,是餐厅理想用材料;④品牌风味软包装牛肉,集三百年传统腌煮之精妙之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之鲜美可口,风味独特,成为中华美食之奇葩,实为餐厅、居家、旅游、馈赠之珍品。 徐家镇村的牛肉和平遥牛肉差不多,但是人们知道的不多。该村离平遥比文水还近了,说话和生活习俗和平遥人一样。 3、山药——孝义镇上贤、南武度一带 长山药亦称山药、薯蓣系多年生缠绕藤本,地下具圆柱形肉质块茎。其块茎是一种食品,亦可入药,是健脾、养胃、益气的药品。长山药分布主产地在海拔-0米左右,块茎肉质肥厚,直径2-7厘米,外皮黑褐色,生有须根铁棍山药,外皮黄褐。从古至今,人们有病时吃山药,无病时也吃山药。山药做粥叫“神仙粥”,山药做粒叫“仙人粒”。食用山药能起到益气力、长肌肉、耳聪目明、延年益寿的作用。 长山药作为文水及周边市县的主要农产品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由于当地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长山药的生长,其所产长山药以产量高、品质好,驰名中外。特别的土质,孕育出品质最好的长山药。文水长山药,外表粗壮、品质优良,食之沙软,味纯色正。人类所需的18种氨基酸中,文水山药中含有16种。文水山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占干重8%的粘液物质,含有胆碱、糖蛋白、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甘露多糖植酸、尿囊素和3、4二羟荃苯乙胺等。这些物质营养价值都很高,而且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4、野山坡沙棘汁——开栅镇开栅村,南武村 沙棘,又名醋柳、酸溜溜被誉为是黄土高原及其他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维生素”。沙棘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SOD微量元素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交口桃红坡的沙棘汁为吕梁地区的特色产品。维生素含量高达%,维生素C的含量每克鲜果含有80到0毫克,是猕猴桃的5到8倍,山楂的70倍,西红柿的80倍,葡萄的倍。胡萝卜素含量相当高。沙棘中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达90%以上,用后在人体中能转化为维生素A的含量高于鱼肝油。沙棘中以葡萄糖、果糖为主,砷、钾、钙、钠、镁一应俱全。含有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达种之多。 5、女皇贡梨——文水南安 据史载:清朝顺治10年,文水籍人郑宗周将梨果带入皇宫,成为“皇宫贡品”。从此,这儿的梨果名扬天下。从20世纪70年代起,这里的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梨树,到90年代中期,以南安村为中心的梨林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项目,果农的经济收益逐年增加,南安镇一跃跻身于我省最大的贡梨生产基地行列。年以女皇武则天的头像为酥梨注册。北京、广州、西安、呼和浩特、昆明和湖北等地的客户在现场签订了订购合同,还有些些优选出来的梨还出口到东南亚等国家。年投资在南安镇建起的“果乡贡梨开发区”,0年,南安村还成立了“山西文水女皇贡梨合作协会”。到4年果树面积近亩,其中梨树2万余亩。已挂果的梨树约00多亩,每年产绿色食品的梨果近万公斤。以南安为主体,周边的乡梨树种植面积达余亩,品种以“酥梨”为主。 该镇通过实施梨果套袋技术,防止农药渗透,发展无公害绿色生产。到4年,全镇已全部实施梨果套袋,逐步走上了绿色食品发展之路,并先后建起了8个果袋厂,2个网套厂和4座大型冷库,利用季节差收入成倍增加,果农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6、干果、蜜饯——孝义镇上贤村 山西仙塔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经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注册的出口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公司创建于年,现注册资金万元,公司总部在文水县城南九公里处国道旁的工业园区内,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生产设备先进,已通过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欧盟IFS认证、美国FDA认证。厂区面积1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有16万亩干果林、蔬菜合同基地,通过山西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9个品种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公司下设5个加工厂、3个蔬菜合作社,在国内的太原、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郑州、哈尔滨、满洲里、新疆和田等城市设有分公司和业务处,在香港、德国设有分公司,在加拿大、美国设有办事处。公司注册的“五台山”牌商标是“山西省著名商标”,公司产品是“山西省名牌产品”。 公司主要生产以核桃仁、红枣为主的干果系列,以各种新鲜水果、果脯蜜饯为主的果品系列,以脱水、冷冻蔬菜为主的蔬菜系列和杂粮系列产品,共50多个品种规格,可满足不同用户和消费群体的需求。公司产品常年出口欧盟、北美、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经过三十年的经营和发展,我公司已经成集农产品种植基地、加工生产、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山西仙塔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愿以优质的产品、一流的服务诚交天下朋友,携手共创新的辉煌。 7、旧城,吴村的葡萄 提子又称“美国葡萄”、“美国提子”,是葡萄的一类品种。以其果脆个大、甜酸适口、极耐贮运、品质佳等优点,被称为“葡萄之王”。在围棋中,把对方无气之子取(提)出棋盘外叫提子。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文水旧城引进先进技术,结合本地地理结构,种植出香脆可口的大红提子。提子具有果脆个大、甜酸适口、极耐贮运、品质佳等优点,虽然价格不菲,但在市场上以其“贵族身份”而备受青睐。提子所含热量较高,半碗提子已相等于一份水果分量;但提子皮和提子籽内含抗氧化物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预防作用。 随着人们对旧城提子的不断认可,旧城村委不断扩大规模,发展本土种植业。现已占领临近县市的40%提子市场,由于本土化提子的特点就是价格便宜,甚至远销省外,成为人们馈赠好友的首选礼品。 8、河捞面 文水河捞面传说:以前衙门里头犯人砍头前,游街的时候都可以上街要一碗河捞吃,想吃几碗吃几碗老板是不会要钱的。 《辞海》中关于“饸饹”的定义,解释为:“北方一种用荞麦面轧成的食品,参见‘河漏’。而对河漏的解释则是:“即饸饹,北方一种面食。王桢《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或作汤饼,谓之河漏。”王桢是元代一位农学家,他的农学专著《农书-荞麦》中还有一句话,《辞海》上没有提及:“以供长食,滑细如粉。”也就是说,饸饹即是过去的“河漏”,外观滑滑细细像粉一样,在那时是一种家庭自己制作食用的食物,就像今天家里做的擀面条一样平常。 饸饹面,古称“河漏”,又称“活络”.有人考证此食物在元代就已经有了,当时称“河漏”。为北方及西北地区风行的面食,历史悠久,还有说早在多年前,先人就用牛角钻6-7个小孔,孔如粗麻线大小,面糊放入牛角内,落入沸水锅中煮成面条.这好象是“漏”字的来源。 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指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上报,而“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庭.一天,康熙查寻吃名吃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随命人做好食之。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口。 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康熙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 这就是饸饹(河捞)一词的由来。 河捞面的做法:将干面拌上相关配料和好后,用一种专门的压面器具将和好的面压制下锅,等到面煮熟了,依据人们的口味和要求,再把盛好的面里加入肉酱、豆腐或西红柿,就可以食用了。这是文水人最喜爱的主食之一,而且与周边县市相比,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近乎疯狂,光是县城里专门的河捞饭店就不下二十家,至于简易的河捞饭摊,那就更不用说了,几乎遍地都是,这也是文水县所特有的景象,在别的县市根本看不到。当你晚上十一二点钟仍然漫步文水县城街头时,看到关门最晚的那家饭店,绝对不是什么大酒店,一定是家河捞饭店,而且门前停放的小轿车,不见得会比大酒店数量少,足以见得河捞面在文水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了。 吃河捞最配的炒菜是炒豆腐和炒粉皮 9、面皮 对于河捞和面皮,文水人都有情怀,特别是年轻人。 吃面皮不放辣椒是尝不出什么滋味的。讲究一点的选用的都是上好的尖椒,细细地磨成面粉状,加进芝麻,再溅上热油,远远地闻到就让人胃口大开。于是你只好坐了下来,谁让肠胃那么淘气呢?只是不知不觉间就吃下了一碗,有点象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只知道好吃,只知道吃,倒忘了品味,你就只好再来一碗,细细品味。只是终究有些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辣也不是,酸也不是,麻也不是,只觉得心里热乎乎的,肠胃舒畅,口舌生香,油而不腻,清爽暖心,最好再喝上一碗老豆腐,就象是喝咖啡要加伴侣,不一刻,你就头顶脚心都冒着热气,也面若桃花了。 10、和子饭 “和子饭”亦称混混饭,属稀饭类,是稀粥的种类吧。按熬稀粥的方法,把小米放在水中,再放入大小适中的山药(马铃薯)块一同去煮。将熟时,再把莜面均匀地撒向山药稀粥锅内,边撒边搅,勿使结成干面疙瘩,连接不断搅动,直到看不见干面的痕迹,再熬稍许,闻到莜面香味,既已制成。 “和子饭”常被用来做早饭。特别是市郊的农家,早晨更爱吃“和子饭”,从清末到本世纪50年代,一直是塞北群众最爱吃的食物之一。 “和子饭”为什么流行范围那么广,那么受当地群众欢迎呢?一者,因为起所需的原料只有小米、山药(马铃薯)、莜面、水,这些原料都是当地特产,价格便宜;二者,“和子饭”经群众长期食用,证明其营养价值高,有利于身体健康。从今天的营养学角度分析,小米中含有大量维生素,莜面中铁、铜的含量都相当丰富,山药中含有大量淀粉、锌等营养成分,因而很符合当代医学的营养要求;三者,“和子饭”稠稀适度,不加调味品,吃起来清淡、香甜,无论吃荤、吃素的人,都会刺激胃口,增加食欲;四者,如果劳动者早晨吃了带咸味的食物,特别的农民,到了田地里劳动,就要干渴,远离家庭劳动,饮水不便,容易上火,而吃了“和子饭”,半天不觉得干渴;五者,“和子饭”因有莜面在内,十分顶饥。综此五大优点,“和子饭”才在莜面产区长盛不衰。为了增加“和子饭”的顶饥功效,人们常常爱将“和子饭”中的山药拌上炒面(莜面加温炒熟)吃用,称为“和子饭拌炒面”。六十年代,特别是80年代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食用“和子饭”的人才日见减少。但普通农民及从小食用莜面的群众,仍然喜欢吃“和子饭”。 11,莜面 这是一种小杂粮面食,有很多种做法和吃法。它是用上好的莜麦面制成熟食,然后用陈醋、酱油、芝麻和蒜泥等调料蘸着吃或是调着吃。其中最常见的是莜面切条和莜面栲栳,尤其是莜面切条,数这个最好吃了,不仅吃起来津津有味,而且十分耐饱,一般到夏天时,市面上就会经常有卖莜面切条的。 12,发糕 在白面里掺和上一些玉米面和发酵粉,把它和成稀糊状,再在笼屉中放好笼布,然后将和好的稀糊溜在笼布上,等加火蒸熟后,就可以吃了。蒸好的发糕蓬松柔软、香甜可口,让人越吃越想吃。 13,炒碗脱 碗脱是用荞麦面做成的,既能凉拌着吃,也可以炒着吃。它是把荞面糊倒在浅碗里,等到放凉以后,再把碗翻过来轻扣一下,即可取出成品,因此取名为碗脱。炒碗脱时须用豆芽做配菜,再加入陈醋、香油、芝麻、大蒜等佐料,以急火炒制,炒好以后的碗托滑溜可口、筋道香美。 14,孝义镇猪头肉 在文水县的所有饭店中,孝义镇饭店的猪头肉最有名,货真价实、口味纯正,深受群众喜爱。 15,豆腐皮 本县的豆腐皮在周边县市中较为出名,用料实在、做工传统、味道纯正,吃起来有筋道,让人难舍难离。 16,蘸片子 蘸片子是山西文水经常吃到的一种食品,吃了这种食品你就会感觉到这种食品绝对有食品中活化石美誉。蘸片子可以用很多菜来制作,例如:茄子的,豆角的,榆树叶的等。就拿茄子为例说说蘸片子的做法:茄子切成一寸宽二寸长的小块,然后把豆面和其他杂粮的面做成面糊,把切好的茄子放在里面来回滚动,蘸上面糊后,放入热水里汆一下。待到面糊和茄子成为一体后捞出来,放在碟子里端上桌子。和蘸片子一起端上来的还有西红柿打卤和小炒肉沫卤子,把蘸片子放入在卤里蘸一下就可以吃了。 这种食品究竟有多少年的历史我们无从考证,但是,我们可以认定这是一例很健康的食品,蔬菜经过热水焯各种毒素都被完全消除,豆面是低糖的食物,淀粉转糖系数比小麦粉要低很多,也绝对健康。蘸上西红柿和小炒肉末那味道实在太妙不可言。欢迎你来山西文水品尝。 17,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象“笆斗”,民间叫“栳栳”故得名。栲栳是指用用竹篾或柳条编制成的一种上下粗细一致的圆框,形状象斗,是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种用具,也叫“笆斗”。另外,如今在文水县城很多大酒店都有这种特色美食,有犒劳亲朋贵宾之意。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18.羊杂割(文水杭城羊肉) 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其味甚美。太后品尝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酪”。从此逐渐流传山西各地,文水人将其发扬光大成为当地民间风味小吃。 这种美食的汤清淡,羊肉鲜嫩,喝起来特舒服。(文水杭城羊肉) 19,温云特产“小花生” 南庄镇温云村位于山西省文水县东北方向20公里处,以种小花生而出名。常见的花生是两籽的,当地人称作二花生,也叫大花生;还有一种以三籽、四籽居多的花生,籽粒较小,当地人称为三花生,也叫小花生。这种花生外壳薄得像纸,加工成五香小花生后,香味醇厚,成为逢年过节最受欢迎的农产。 20,南武,苍儿会特产-土豆 文水的田园土豆,苍儿会土豆比较有名。苍儿会海拔高,温差大。产出的土豆个头大,香甜可口。 文水田园薯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3月,注册资金万元。位于文水县南武乡东庄村。合作社主要从事脱毒马铃薯的种植,购销和推广。 合作社年在国家商标局成功注册商标“养生田园”为合作社农产品走品牌化发展提供有效保证。年合作社引进种植山东优质大葱亩,西兰花0亩。实行国内和出口双向销售,有效的解决了土豆种植户收完土豆二茬的种植问题。 该合作社从荷兰引进的费乌瑞它系列高产早熟品种:鹤声1号、荷兰7号和荷兰15号。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块茎呈长椭圆形,芽眼极浅,薯皮光滑,外形美观,黄皮黄肉,食味好,品质优良。 合作社的"黑美人土豆"新品系出苗至成熟90天左右,属中熟品种。黑美人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测(NO.R41-AP-6)测定淀粉含量12%,每千克黑美人中含粗淀粉.7克,还原糖3.49克,每百克黑美人中含蛋白质2.45克,脂肪0.1克,每百克黑美人中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含量为:碳水化合物16.5克,维生素C21.7毫克。②其黑紫色的原因是富含Delphindin(紫色)花青素,经北京谱尼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检测其花青素含量为每百克4.28毫克。该品种除营养丰富外,其富含的花青素还具有抗癌、抗衰老、美容和防止高血压等多种保健作用。 21,雪恩集团的羊肚菌,野木耳,藜麦等 山西雪恩集团是集设计、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养生养老产业、康养医养、房地产开发等泛旅游产业链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是由北京雪恩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回乡创业投资开办的民营企业,注册资金为1.35亿元人民币。下设农业科技公司、旅游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3个子公司。 该集团主要生产的农副土特产品有:一是林下产品(苍儿会牌野生木耳、羊肚菌、野猪肉等),二是杂粮类产品(苍儿会牌藜麦、小米、红芸豆、绿豆等)。而且藜麦又是杂粮中的重中之重,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养育了印加民族,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藜麦在年代被美国宇航局用于宇航员的太空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基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且藜麦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非常适合苍儿会山区种植。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年被发现。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 野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鸡肉鲜美,故亦名树鸡、木机(古南楚人谓鸡为机):重瓣的木耳在树上互相镶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称。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养育了印加民族,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藜麦种子颜色主要有白、黑、红几种颜色,营养成分相差不大,其中白色口感最好,苍儿会山区主要生产的为白色藜麦,黑、红色口感相对差些籽粒也较小。藜麦在年代被美国宇航局用于宇航员的太空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基本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藜麦生长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非常适合在苍儿会山区生长。联合国将年宣布为国际藜麦年,以促进人类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藜麦是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胚乳占种子的68%,且具有营养活性,蛋白质含量高达16%-22%(牛肉20%),品质与奶粉及肉类相当,富含多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必需的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当且易于吸收,尤其富含植物中缺乏的赖氨酸,钙、镁、磷、钾、铁、锌、硒、锰、铜等矿物质营养含量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类黄酮、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胆碱、甜菜碱、叶酸、α-亚麻酸、β-葡聚糖等多种有益化合物,膳食纤维素含量高达7.1%,胆固醇为0,不含麸质,低脂,低热量(kcal/g),低升糖(GI升糖值35,低升糖标准为55),几乎都是常见食物里最优秀的。 附录:文水旅游宣传片 三晋文水人杰地灵□马智勇高峰恢宏的子夏山激荡着圣人高徒千秋的儒学,美丽的苍儿会散发着浓浓的自然生态神韵,纳文峪之圣水,得子夏之遗风,山西省文水县成为三晋之腹,并都之西,吕梁东麓,汾水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深遂厚重的历史沿革文水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采集、狩猎,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在县城南上贤村发现灰陶片、红陶片、夹沙红陶片等,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据考证,该遗址属龙山文化。年山西省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另外,在县城西北的西峪口还发现许多旧石器时期的石器、陶器、鹿角、兽骨、白灰面等。文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到唐尧。据康熙十二年(年)《文水县志》记载:“平陶城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尧为唐侯时,都于此。”春秋,县地为平陵邑。战国,周安王二十六年(前年),属赵国,为大陵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年)置大陵县,属太原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年),徙寿阳县三千户居大陵城南十里,改大陵县为寿阳县,后人因县城在寿阳之西,故又称西寿阳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年),因县内有文谷水,更名文水县,属并州。武则天称帝后,唐天授元年(年),文水县改为武兴县。神龙元年(年),复名文水县,属太原府。以后历代县名不改,相沿至今。此外,县城位置有所变化。《文水县志》记载:大陵城原址位于今城北12公里的武陵村与交城大陵庄之间,后迁移至今城东5公里处的旧城庄,宋元丰八年又迁移至今城。得天独厚的历史遗存碑文记载,东岩寺比洛阳白马寺早建一年;远在明代便有“商山叠翠”、“悬崖瀑布”、“隐泉春水”、“平陵晚照”、“谷口秋风”、“石门浪雪”、“兰若神钟”、“寿宁怪柏”等十景。石永市楼属木制结构,凭四根通天柱和十二根支柱支撑,高17米,占地平方米,明三层,暗二层,二层有平座;孝义镇市楼属砖木结构,高18.5米,占地76平方米。两处市楼属明清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和建筑价值。现存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位于南徐村的则天圣母庙(武则天纪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位于上贤村的上贤古文化遗址、宋代梵安寺塔,有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刘胡兰纪念馆。刘胡兰纪念馆,座落在县城东17公里的云周西村(后更名刘胡兰村),始建于年,馆舍坐北向南。馆前广场的汉白玉石纪念碑上刻着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烈士墓前耸立着汉白玉烈士石雕像。馆内有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刘胡兰雕像、刘胡兰墓等,还有被捕、受审、就义处等遗址,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实教材主要纪念。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献身的英烈中,刘胡兰是惟一的一位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题词的革命烈士。则天庙,位于城北5公里处的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是一处山清水秀的名胜地。庙宇坐北向南,规模不大,中轴线上从北到南有正殿、乐楼、雕像、山门;两翼建筑有偏殿、配殿、碑廊、鱼池、回音亭等30多间殿宇,占地面积约2平方米。院内柳树成荫,花草遍地,以武则天的特定身份名扬中外,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梵安寺塔,俗称“上贤塔”,据《文水县志梵安寺》与《山西通志》记载,该塔建于4年(北宋崇宁三年),但从塔上大量的绳纹砖看来,该塔唐代已有。梵安寺塔高42米,周长26米,为七级楼阁式砖塔。塔顶无塔刹,塔基无石砌根基,整座塔矗立在灰土平面之上,造型殊异,风格独特,世属罕见。在第七级上原有一座小庙,内供铁佛一尊。抗战期间,八路军常在庙内设嘹望哨,监视日寇行动,日军便毁掉小庙,盗走铁佛,拆掉塔内阶梯与阶层,使该塔变成了一座上下贯通的内空塔,至今塔身上当年战争留下的累累弹痕仍历历在目,成为日寇侵华罪行的历史见证。西峪口遗址,位于西峪口村。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兽牙装饰品。孝义镇市楼,原建于清代,属砖木结构。该建筑高18.5米,占地76平方米,楼基与一层、三层系砖修,二层为砖木混合结构,周围有城垛式围栏,三层有平座,单檐十字歇山顶。据二层东北角石碑记载,年(清嘉庆十八年)曾对该楼进行过一次重修。狄青庙,又名狄武襄公祠,为北宋名将狄青之家祠。原由狄青次子狄谘率昆弟族人于年(北宋嘉四年)修建,年(元贞三年),狄青七世孙狄晖重修,年(清同治十二年)再次重修,年东西配殿不幸被拆除,仅剩正殿与山门。年狄家社村民集资对正殿进行了一定修葺,仍按原制立于八级台阶之上,三楹二柱,单檐硬山顶,檐前无斗拱,有插飞。廊下东西立碑石数块,其中狄晖所立《狄武襄公祠堂记》最为珍贵。石永村市楼,属明代早期建筑,木制结构,凭四根通天柱和十二根支柱支撑,高17米,占地平方米。明三层,暗两层,二层有平座,曾供有佛像五尊,可惜曾遭毁坏。据碑文记载,年(明宏治十年),年、年、、、年,曾对该楼进行过六次维修和彩绘。麻衣仙姑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四合院式的群体建筑,占地1平方米,正殿为单檐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偏殿为卷棚顶,面阔小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进深三间,配殿南面各有看台三间,进深一间,乐楼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卷棚顶建筑,钟鼓楼亦为单檐悬山顶,庙内共有碑八通。据碑文记载,麻衣仙姑庙始建于唐代,几经沧桑,旧迹早已不复存在。现存庙宇建于明洪武年间,后多次维修和彩绘。在年(清乾隆四十年)、年(民国十年)曾两次重修。东岩寺,现在仍存10幢旧碑,碑文中有该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及当时建寺始末、山中风景描述的记载,对照史传白马寺的始建年代,认定东岩寺建寺比白马寺早一年,应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建筑。层出不穷的历史名人在古代,文水最出名的人物当属一代女皇武则天。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年12月27日-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历史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设铜匦、立殿试、创武举、劝农桑、薄赋徭,对历史做出巨大的贡献。到了现代,最闻名遐迩的人当属女英雄刘胡兰。刘胡兰,原名刘富兰,年10月8日出生于云周西村一个中农家庭。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被选为村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药等。年1月,她参加了西社夺粮战斗。同年10月,只身到汾河岸边的贯家堡,参加了妇女培训班,被选为小组长,潜心学习。结业回村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组织妇女办冬学,帮助烈军属解决困难,支前和慰问部队等。年春,县里下达斤纺棉花任务,限期20天完成。她带领妇女昼夜苦战,提前2天完成,获全县第一名。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处死。阎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审讯中,敌人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一块土地。她为了保护群众,从容不迫走近铡刀,英勇就义,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毛泽东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邓小平、江泽民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为其题词,她“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大无畏英雄气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文水人文特性得天独厚,其文化底蕴斑斓了三晋大地,除武则天、刘胡兰之外,还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身影。大约多年前,一位旷世奇才——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子夏途经文水,决定隐居此处,继承先师衣钵,开馆收徒,传道授业。在西河讲学长达50余年。其间,子夏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扬光大了孔子学说,创立了儒家西河学派,开启了三晋儒学之先河。授徒三百,李俚、吴起、商鞅、田子方、段干木等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是他的门下,连一代枭雄魏文侯都“问乐于子夏”,尊其为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河设教”。汉代卫绾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康熙十二年(年)《文水县志》记载:卫绾“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封绾为建陵侯。”道绰(--年),俗姓卫,自幼即以恭敬谦让而知名乡里。14岁出家,始学《大涅盘经》,隋大业五年(年),道绰来到玄中寺。他劝人念弥陀佛名号,用麻豆等物为数量,每一称名,便下一粒,这就是所谓小豆念佛。因当年石壁山归属西河郡,故人称道绰“西河禅师”。武士镬(~年),武则天之父。唐高祖李渊任隋朝太原留守时曾携次子李世民(唐太宗)多次莅临文水县南徐村与武士密谋起事,正是三人的风云际会,才有了大唐近三百年的基业。武则天称帝后,追封其父为大周孝明高皇帝。狄青,文水狄家社人。宋仁宗宝元元年(年),西夏犯宋,狄青被选送前线,任延州(今延安)指挥,从此开始了他的征战生涯,平生参加大小战役二十六次,因屡建奇功,累迁至枢密使(宋军最高统帅)。嘉佑元年(年),他被无端解除军职,加宰相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次年病逝于任上,享年四十九岁。孙子云:“将有五德,智、信、仁、勇、严也。”作为一代名将,狄青五德皆备。此外,还有元代被封为奥达鲁花王、官至左丞相的梁景阳;明嘉庆年间进士、曾任陕西安察司、右布政使等职的孔天胤;清朝考中二甲武进士,历任江南徐州协标中军守备、常州营游击、江南提标中军参将、江宁城守副将、寿春总兵、甘肃提督等职的成元震;被称为大清镖师,在南七北六省府威名远扬的左昌德等。色彩神秘的民间传说上贤塔的传说。上贤塔由于古塔屡次遭劫而不毁,民间便给它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关于它的传说脍炙人口、遐迩闻名。相传,古代有星相家察知上贤村一带风水极佳,将出真龙天子,于是皇帝传旨命能工巧匠修建此塔以镇,故上贤塔又名“镇龙塔”。塔高耸入云,挡住了担山赶太阳的二郎神的去路。二郎神勃然大怒,挥起扁担,连击两下,将塔截为三段。塔顶落在了距上贤村15公里处的碱场村,塔根震到了2.5公里以外的冀村。从那以后,只留下少半截塔身在上贤村。这就是上贤塔既无塔顶又无塔基的由来。二郎神歇担放山的地方,因山落土,留下了两座小山,就是如今的上贤坡。狄青的传说。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狄青的传奇故事。传说狄青乃是天界武曲星君下凡;又说狄夫人乃西夏双阳公主。戏曲舞台上也常上演歌颂狄青的剧目,如:《珍珠烈火旗》、《狄杨合兵》等。凤凰城传说。文水城因状似凤凰,故有凤凰城之称。民间传说,在文水城快修成时,忽然有位白发老翁对领工人员说:“这座城头枕子夏山,足踏文峪河,古有‘凤鸣岐山’,你们来个‘凤鸣西山’岂还甚好”。说罢飘然离去。官府按照老翁提示,将东西重门改向朝南开,东与私评村、西与土堂村连起来,为凤凰的两翅,北重门向东开,与北关连起来,为凤凰之头:重南门朝南开,与南关连接,为凤凰的尾巴;岳村、冀周两村为凤尾上的长翎。又在城内中心处盖了1座市楼,在市楼底下打了1眼水井,为凤凰的心脏;在北关的北头盖了1座真武阁,阁的左右各凿水井1眼,为凤凰的双眼。同时,在北门外立一照壁,壁上镶刻“凤凰城”三个字。从此,文水凤凰城的美名便远近传扬。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从本地出土的彩陶和灰陶可鉴,早在夏代奴隶社会时期,文水的农耕尚处于主导地位,此地原生态民俗文化积淀厚重。在这块布满“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遗迹的土地上,在辛勤劳作的农耕中,朴实而聪慧的文水人民不断实践,长期积累并产生了一批民俗文化精品。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民俗文化中耀眼的明珠。它涵盖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曲艺等多个方面。经过普查、整理,截至年初,全县在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项,其中政府公布的有51项,包括文水岳村子这一项国家级项目,文水桥头大鼓、文水长拳、文水福胜锣鼓等三项省级项目,文水马西铙、武皇群锣、文水烙画葫芦、文水跌杂则、文水字画装裱技艺等六项市级项目。在众多民俗活动中,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民间打击乐最为完善、最为流行。特别是武则天当了女皇后,文水人民敲锣打鼓表达喜悦的心情。在后来的发展中,武皇锣鼓艺术不断融入民间传说文化、农耕文化和民间社火文化,融入了古老的祭祀祈雨仪式和迎祀麻衣仙姑的祭祀活动等民间祭祀文化,派生出岳村子、桥头大鼓、马西铙等艺术精品,不断形成了“岳村子马西铙、桥头大鼓众人敲”的壮观场面,成为当地最重要、最隆重的形式,形成了浓厚的地方祭祀文化。“岳村子桥头鼓,要看红火接麻姑!”的文水民谣一直流传了一千多年,这些民俗文化精品为文水发展成晋中、吕梁乃至山西著名的“锣鼓之乡”增添了神秘而美丽的色彩。文水之美,美在历史悠久,美在人杰地灵。女皇武则天的故事,英雄刘胡兰的事迹为这块热土增添了诸多色彩,成为文水耀目的标志和名片! 赞赏 长按苯酚的用途北京治白癜风要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