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UZHOU.CN分享徐州生活之美 还记得3月初, 徐州市公布的年徐州城建重点工程吗? 其中提到,将于今年开始, 在二中的原址上进行文庙街区的复原修建。 现在,文庙街区建设规划方案已初步出台, 将采取保护更新、开发并重的对策, 修复徐州文庙, 形成局部传统商业文化氛围。 ▼ 今年,我市将投资1.5亿元打造总用地约2.8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的文庙街区,与彭城壹号有机融合。该项目建设周期为期两年,届时,老城区中心又多了一个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商贸的步行街区。 文庙的前世今生说起文庙, 可能很多徐州人都不是很熟悉, 但它的地理位置就处在徐州市中心商圈内。 下面小编,就带你回顾一下文庙的前世今生! ▼ 文庙是徐州历史文化片区内北段重要的节点,也是徐州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清路北侧,彭城路、黉学巷东侧。 它的西侧为彭城壹号、金鹰和金地,南侧为苏宁广场,东侧为电业局,北侧通过黉学巷与牌楼市场相连,遗址目前就位于徐州第二中学校园内。 (徐州老二中校门) 根据史料记载,文庙始建于宋代,原文庙格局完整,按照朝廷对地方孔庙的要求而建,共分三路五进庭院,贯穿在南北中轴线上,占地近两万平方米,元代毁于战火。 年,明知州文景宗将文庙迁至徐州城东北,但由于多次遭黄河水患,曾四易地址。清康熙十九年(年),徐州富豪张胆捐资迁建于现址。 (徐州文庙历史资料图) 虽然徐州文庙的绝大部分建筑在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火及世事沧桑后荡然无存,成为历史遗憾,但所幸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大成门都保留下来,成为徐州现存规格最高、建筑面积最大的古代建筑。 (徐州文庙大成门) (徐州文庙大成殿) 保护性修复将遵循三大原则徐州文庙的所谓保护性修复是什么? 要知道,地方文庙的基本制度是: 前有月台,殿前左右设东西庑,殿前为大成门, 再前为棂星门和万仞宫墙照壁, 才能算是形制完备。 例如,很多城市的文庙建筑群的组合和布局, 都是基本一致的, 体现建筑单体与空间组合的严谨秩序。 (南京夫子庙) (郑州文庙) (山西大同文庙) 所以,基于徐州文庙地块兼具浓郁的商业氛围,良好的传统风貌特色,结合区位的现状条件,此次规划方案中也遵循了一些必要的原则。 文庙的保护性修复,将遵循三大原则: 第一,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编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和具备可操作性的保护方案。 第二,增强商业、文化、休闲功能,使徐州文庙成为以文化休闲、餐饮、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有机结合的街区。 第三,重视历史文脉的延续,研究与完善徐州文庙街区的空间结构及环境的重组,塑造历史风貌与现代城市生活和谐相融,环境宜人,形象优美的街区。 文庙街区如何修复?文庙街区具体该如何修复? 主旨就是: 整体风格、体量与文庙呼应 根据《中心商圈城市设计》对该地块的要求,该地区为北大院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西楚故宫地下城遗址、徐州文庙、吴亚鲁纪念馆等,规划对这一区域进行远近结合的保护,通过局部改造与商业步行街形成统一的商业界面,规划复建徐州文庙、新建徐州鼓楼,形成局部传统商业文化氛围。 ▼ 因此,在街区建筑方面,市规划局设计部门根据周边情况,一共做出了3套方案。 近日经过专家组的论证,初步认为其中的第二套方案比较适当,即建筑风格仿古,呈局部三层,鼓楼造型,强调中轴线对称布局,整体建筑风格、体量与文庙呼应,建筑功能商业休闲。 据悉,徐州文庙的规划方案主旨为恢复文庙。方案中认为,建议保留大成殿、大成门及二中综合楼,拆除地块内其余建筑,对大成殿和大成门要求保持建筑的历史风貌,还原老建筑群的本色,建筑物的墙体、结构、材质色调基本不变,提升建筑的文化品位。 同时,文庙建筑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适当体现现代元素,在窗户、梁等结构上以咖啡色等现代颜色予以装饰,并在地块南入口广场重建鼓楼。从南至北依次为照壁、鼓楼、根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两侧设置配房。 根据地块定位,规划形成中部复原后的文庙区,西侧的步行街商业区和东侧的办公区。 链接:文庙原址上的二中去哪儿了?在之前的报道中,我们就知道, 作为年市城建重点工程之一, 徐州市第二中学迁建工程建筑主体已于去年竣工。 新校区地址位于马场湖北侧、中山北路西侧, 奔腾大道南侧、徐州绿健乳业东侧。 拥有年悠久文化传承和办学历史的老校区, 将永远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但二中的故事,还会继续下去…… 二中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年)的徐州府学宫(徐州文庙),以后经历了清朝的徐洲书院、学堂、民国初年的师范讲习所、铜山中学等发展阶段,年12月徐州解放后,更名为徐州市第二中学。 (50年代的二中) 在此期间的六百多年,朝代更替,世事沧桑,历代当权者深知“人才之兴衰,视乎学校之隆替”,多次拨款修复,一些名宦贤达也捐资相济,巍巍府学,才得以延续。 麒麟碑座(清代遗物) 大成殿内的八根金柱和莲花浮雕柱础(明代原物) 散落校园里的文物,处处可见 徐州学潮活动旧址 作为徐州教育文化变迁的永恒载体和“庙学合一”文化现象的承载者,徐州二中即使迁往马场湖,也依然用六百年传承不断的文脉,滋养、营造着新时期的书香校园。 小伙伴们,看到这个规划, 还能说徐州市中心不够繁华吗? 一个庞大而崭新的商圈已经初具雏形, 且历史和现代相互交融, 令人更加期待建成的那一天啦! (来源徐州地铁圈) 赞赏 长按预防白癜风复发最有效的方法白癜风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