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提示:点击上方↑"大众卫生报"免费订阅靠谱健康资讯

湖南中医药大学

 医院主任药师 王青

  说到中药的煎煮和服用,多数人会认为很简单,不就煎两遍,每遍30分钟,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吗?真的这么简单?在此提醒大家,要做到正确、科学地煎煮、服用中药,其实讲究很多。

■选择器皿

  有些人家中没有药罐,为图省事便使用煮饭的铝、铁、锡等锅具,这些金属器具所含的金属元素,容易与中药里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轻者影响药效,重者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煎药一定要用砂锅、陶罐或搪瓷罐。

■浸泡

  为保证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煎药前可以先将药材浸泡30分钟,加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

■煎煮时间

  药物的煎煮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一般药物煮沸后再小火煎20-30分钟即可,但不同中药的煎煮时间往往有所不同。

  ——解表类、清热类的药物不宜久煎,一般煮沸后再煎10-20分钟即可;

  ——滋补类药物的煎煮时间可略长,第一煎应小火慢煎40-60分钟,第二煎的时间可略短;

  ——甲壳类或毒性药物则需要先其他药物煎30分钟至1小时,以帮助有效成分充分析出或降低毒性,即“先煎”;

  ——大部分芳香类药物,如薄荷、藿香、木通、砂仁等含挥发油,久煎会使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故应在药液熬好前5-10分钟再放入,即“后下”。

■特殊处理

  有些药物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后,方可入药。如阿胶等需要先单独溶化后再与煎好的药液混合同服,称为“烊化”;而白参等贵重药材应单独加水蒸30分钟左右,再与煎好的药液混合服用,称为“另煎”。

  还有一类药物需“包煎”,即把药物用纱布包好再进行煎煮,这类药物主要包括花粉、种子及细粉类药物,它们容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如蒲黄、葶苈子、滑石粉等;以及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易粘锅,如车前子;还有绒毛类药物,它们混入药液容易刺激咽喉引起呕吐,如旋覆花。

■温服

  大部分药物都宜温服,即药煎好后放凉一会儿,待其不冷不热时服,每日2-3次。

■热服

  凡治疗伤风感冒的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如此,以利于祛寒活血。

■冷服

  即在药液完全冷却后服用,一般是指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

■顿服

  是指药性峻烈的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性服完,目的在于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瘀药等。

■频服

  凡咽喉病者、呕吐病者,宜采用频服的方法,即少量多次服用,尤其是咽喉病者,更应频频含服。

  服中药要注意饮食禁忌,首先是病情本身需要禁忌,如水肿病人宜少食盐,糖尿病人少吃糖等;其次,还应注意某些药物的禁忌,如含地黄的中药应忌食萝卜,有土茯苓的忌茶叶,服荆芥时忌河豚与无鳞鱼等,服泻下药不宜进食生冷油腻以及难消化的食物等。另外,无论是服那种药物,服药期间都应忌食鱼虾等发物和葱、椒、姜、蒜等辛辣刺激性调味品。

(许建/编)

赞赏

长按







































关爱白癜风儿童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uzhoushizx.com/xzsxw/38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