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精神志。有一种奋斗苦难辉煌,有一种精神辉映苍穹,这是共产党的恢弘历史,这是共产党人的伟大信仰。 我们党从诞生到现在,走过了95年的光辉历程,成功的原因很多,至关重要的是,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有一大批为践行信仰前赴后继、赴汤蹈火的共产党人。 信仰,是一种对主张、主义或对个人、集体的信奉和崇敬,并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和榜样,是一种命脉、精神和灵魂。信仰的力量来自深刻性、科学性,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践行信仰的革命、建设、改革三大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 (一)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共产党人的风貌表现为英勇向前、不怕牺牲,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 年7月31日,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因法国巡捕搜查,从上海贝勒路树德里3号转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红船上闭幕。那时的共产党,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显得那样势单力薄,只有50多名党员,然而如《共产党宣言》说的那样:“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刊发《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文章,首次公开提出并提炼“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年“四一二”惨案,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大革命失败。在鲜血和死亡面前,不少人叛变投敌,更多人坚守了信仰。毛泽东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语出惊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发动秋收起义,改变攻打长沙的决定,把红旗插上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因为白色政权间的矛盾和分裂,广大的工会和农民协会,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的正确。靠什么燃起“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靠的是独立的经济、财政和税收的基础,“打土豪、分田地”的动员,坚定不移、勇于胜利的信念,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的作风。 长征,在中国人心中,是一条艰险而神圣的路。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撤离瑞金,实行战略大转移,纵横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年10月,与到达甘肃会宁的红二、四方面军会师。湘江之战的惨烈,遵义会议的扭转,四渡赤水的神奇,强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英勇,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每一次战略任务的改变,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在“敌军围困万千重”中杀出一条生路,以“万水千山只等闲”、“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情壮志,谱写出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矗立起一座气冲霄汉、高山仰止的浪漫丰碑,体现了大无畏的精神,诠释了“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延安,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党中央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战斗和生活13年。面对国民党的封锁,共产党号召开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那四壁黄土的窑洞,成了毛泽东的书房,他对哲学的研究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历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他就要求我们改期再谈。”毛泽东比别人想得更深更早,是领袖更是思想家,一边批文件,一边写文章,完成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理论政论著作;《论持久战》揭示了战局发展规律,连蒋介石都如获至宝,发至每个军官一本。延安的土地和人民哺育了共产党人,在为群众烧炭牺牲的张思德追悼会上,毛泽东发表著名演讲,高度赞扬“为人民服务”精神。 从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在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党在正面组织淞沪、忻口、徐州、武汉、长沙等会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涌现了左权、彭雪枫、杨靖宇、赵尚志等抗日将领,塑造了“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八女投江”等英雄群体。中华儿女历经14年、伤亡万的浴血奋战,铸就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心。 西柏坡,冀中的一个小山村,党中央进入北平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战事紧,军情急,毛泽东炕桌上马灯下草拟文电;小院石碾前,五大书记选将、发令、点兵;谈笑风生,指挥若定,一战取辽沈,二战收淮海,三战下平津。一间大伙房里,无彩旗张挂,无席位摆设,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围绕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醒全党防止居功自傲、贪图享乐、不求进步的情绪,“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土坯房前,老槐树下,毛泽东握别依依不舍的父老乡亲,率领中央机关动身“进京赶考”。 (二)在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建设年代,共产党人的风貌表现为艰苦创业、为国争光,用激情和干劲培育了青年突击队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 年,在北京展览馆建设工地,成立了第一批木工、瓦工、抹灰工、电气工、水暖工、混凝土工青年突击队。人民大会堂的施工建设,让人们认识了一个“青年鲁班”——李瑞环,他创造了代替放大样常规的“木工简易计算法”,总结了一套先进的“木工细备速装工作法”,试验成功了多个技术革新项目。青年突击队这支生力军,受到团中央、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他们用青春和热情,展示了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的主人翁精神,勇挑重担、永争第一的奋进精神。? 新中国“贫油”的帽子,圧得人喘不过气来,首都北京的汽车都背上了煤气包,朱德忧心忡忡地说:“没有石油,飞机、坦克还不如一根打狗棍!”年,主管石油工业的邓小平指出,石油勘探重点要从西部向东部转移。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石油人以“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信念,用三年时间成功开发了世界级特大油田。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为打破核大国的讹诈和垄断,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在当时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果断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年10月,中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向中国提供核技术援助。年6月,苏联毀约停缓、撤走专家,中国决心依靠自己力量研制,调集钱学森、邓稼先、赵九章、朱光亚等大批专家和科技人员,跋涉在戈壁沙漠,风餐露宿,发扬大力协同、攻艰克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取得了横空出世的辉煌成就——年原子弹爆炸成功,年导弹核试验成功,年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雷锋,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风靡全国、家喻户晓的平民英模,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因公殉职,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生前做的事,件件平凡,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但任何人都要用心、努力才能做到。每个人都是“一滴水”、“一颗螺丝钉”,但要升华为雷锋式的“一滴水”、“一颗螺丝钉”,就必须用奉献去敬业,用执着去坚持,用信仰去支撑。 焦裕禄,年调到河南兰考任县委书记,面对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有些干部被困难压住了头,焦裕禄感叹:“干部不领,水牛掉井”。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领着县委成员去火车站,看望外出逃荒的乡亲,沉重地说:“大多数人是灾荒逼迫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不能带领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他忍受病痛坚持工作,带领干部群众封沙、治水、改地,肝癌夺去了他生命,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以感人肺腑的事迹,赢得了“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的赞誉。 (三) 在波澜壮阔、经济崛起的改革年代,共产党人的风貌表现为开拓创新、走向富强,用胆识和情怀展现了小岗村精神、华西村精神、经济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精、时代楷模精神、大国工匠精神。 年11月,安徽风阳小岗村,18个农民舍得身家性命立下“生死状”,在一张土地承包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悄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是年,江苏江阴华西村开始探索自己的道路,老书记吴仁宝相信“千主义万主义,人民能够富裕,就是最好的主义。”他把朴素的信仰化作实际的行动,带领群众走在了共同富裕的前列,把一个欠债村建成年创千亿产值、人均存款超过百万、拥有良好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天下第一村”。 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开办经济特区,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促进经济技术发展。年,设立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年,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国家级新区发展起来,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标志。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塑造、市场经济的锤炼,特区不仅创造了举世惊叹的物质文明奇迹,也创造了支撑经济崛起的精神——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面向世界、规范有序的开放精神,自信自强、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 和平年代,远离了战火硝烟,但在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共产党人挺身而出的回声依然嘹亮。年夏,江南、华南大部及北方局部发生有史以来特大洪水,在面临吞噬的九江城区,2万多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及干部群众,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创造了高洪水位堵口成功的人间奇迹。年“5?12”汶川大地震,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出现在救灾现场,社会各界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调集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涌来,没有约定,没有姓名,没有报酬,送温暖献爱心,书写了同舟共济、抗击灾害的民族精神,续写了灾后重建的崭新篇章。 在推进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经济规模、综合国力、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但在理想信念、精神追求等方面严重缺失,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不问苍生问鬼神”,腐化堕落,贪脏枉法;当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后,我们的信仰寄托、精神归宿在哪里?奋进的时代需要崇高的楷模,时代楷模喻示着方向、传递着正能量。 孔繁森从山东聊城选派到西藏工作,临行前组织上问他有什么困难,他说:“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母亲问他:“不去不行吗?”他回答:“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不由得跪下来,流着泪给母亲磕了个头。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行为准则,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形象。河南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那自发送行的队伍,白花胜雪,挽幛如云。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兴办林场,20多年后,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捐给国家。他时刻从农民的角度思考怎样“为民”、“为官”,始终与父老乡亲保持水乳交融的联系,被群众称为“草帽书记”。 年、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央视新闻频道相继釆制播出专题片《大国工匠》,把镜头对准航天、飞机、高铁、造船、铸造、工艺等领域的普通工匠,从劳动托起“中国梦”的视角,讲述平凡的人生故事,展示非凡的职业绝技,弘扬“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社会风尚。“工匠精神”是为浮躁社会送上的一副清醒剂,是对拜金主义的一次思想涤荡,是对唯学历论的一次强力纠偏,是对劳动谱写光荣和梦想的一次价值宣示,是对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引领。 95年前的中国,还只是一个受欺辱、受歧视的落后大国;95年后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勃然兴起、举足轻重的发展大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薪火相传中创造的辉煌,证明了它的伟大。如果说在“革命理想高于天”年代的英雄,为共产党人的信仰绘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典型,为共产党人的信仰构筑了精神高地;那么在“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先锋,为共产党人的信仰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作者郭松:云南省检察官文联文学协会会长) 郭松赞赏 长按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百癣夏塔热片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