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目前已经来到5月份,但是4月的各项经济数据还未完全出炉,因此3月份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性。用一个月去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又显得有些不太客观,但多少可以反映出地区时间的发展水平。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大省,在经济总量上仅次于广东。在衡量经济质量的财政上,在今年3月,江苏省共实现.73亿元的财政收入,实际增速为1.8%。 目前,江苏省共有13个地级市,根据财政的高低,依次为苏州(.23亿元)、南京(.99亿元)、无锡(86.89亿元)、南通(53.62亿元)、常州(44.06亿元)、盐城(42.09亿元)、徐州(40.89亿元)、泰州(30.4亿元)、扬州(27.28亿元)、镇江(25.89亿元)、淮安(25.5亿元)、宿迁(21.51亿元)、连云港(16.42亿元)。将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好的展现出来,即苏南>苏中>苏北的格局。 一直以来都是江苏省经济发展天花板的苏州。在今年3月份继续在省内领跑,且优势很大。根据苏州市官方发布的数据,3月苏州的财政收入突破亿元,达到.23亿元,即使是南京也仅有.99亿元,仅有苏州的57.64%。不过,受到疫情影响,苏州的财政增速仅有0.4%,几乎是原地踏步。 实际上,今年刚过完年,苏州疫情就已经开始,很多人应该还记得那天是2.14号,为情人节。因此,整个3月份苏州一直处于抗疫时期,不少地区都是封控区,在这种情况下,苏州3月的财政还出现了增长已经不容易。 无锡和南通两大城市的3月财政也在50亿元以上。就从增速来看,江苏省4个万亿城市在3月的财政收入几乎都是停滞状态,南通更是出现负增长,增幅为-7.3%。除了徐州外,常州、泰州和连云港的财政增速也是负增长,连云港更是达到-31.1%,跌幅太大,以16.42亿元处于垫底的位置。这4市负增长的城市,能否在全年呈现正增长,值得期待。 江苏省在3月也有不少城市表现抢眼的,要不也不会是正增长,比如说盐城和镇江,这两地在3月的财政增速都在20%左右,盐城更是突破20%,达到20.3%,成功赶超了徐州,成为苏北第1。在全年盐城不太可能赶超徐州,除非徐州继续保持低迷,按照GDP总量的来看,徐州的财政应该和常州处于一个水平。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uzhoushizx.com/xzsxs/135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