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徐州所谓的“年”并不仅指除夕和初一,老年人说,从腊月初八到元宵节期间都是徐州的“年”。那时候,从腊八开始,大街小巷,邻里之间就弥漫着过年的气氛,元宵点完灯以后才觉得年过完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以前的人们是认认真真按照过年童谣来过年的: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吃几天,马上就是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腊八粥是过年的开始腊月八喝佛粥 腊八节一要祭祖先和神灵,二要击鼓驱鬼避疫,目的是祈求丰收和吉祥。 古代这种祭祀活动,徐州地区亦有遗风。解放前徐州南郊奎山,北郊拾屯附近的吴屯、张庄等村,进入腊月,农民便自发组织起来,演练锣鼓、高跷、面具戏等,一直到正月十五,在城里城隍庙聚集方才罢休,俗称“拜会”。 在徐州,过腊八节喝佛粥也是一项重要习俗。徐州人把寺庙里熬制的腊八粥看成是“佛粥”。民国初年徐州诗人祁汉云诗中曾提到腊八与友在黄楼上用“佛粥”时,想起苏轼来:“欲为佛粥呼狂魄,安得仙才主将坛”。看来“佛粥”之谓在徐州早已有之。 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徐州家家会自己熬腊八粥,徐州各大寺庙也一定会施粥,很多徐州男女老少头天夜里就开始在庙门口排着,不是缺这一口粥,而是这粥代表着丰收、祝福和甜蜜,吃上一口寓意一年丰盛美满。腊八粥讲究不要一天吃完,留着一直吃上这几天最好,寓意年年有余。过了腊八节,春节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腊月二十送财神 以前的徐州,腊月二十以后,城乡均有乞丐到殷实人家送财神像、张贴财神像。到正月初五前后,乞丐们分别拿着木版,去各家对证,向各家索取年馍。有的年前给店铺送柴,高喊:柴到了!寓意财神到了,所以店铺多少都要收进些,表示招财进宝,图个吉利。 腊月廿三-廿四祭灶神 送灶神也称过小年,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活动,小年南北不太一样,一般北方二十三,南方二十四,在徐州,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要送灶神回天庭。 送灶神时要先祭拜一番,而祭品与一般祭神用的三牲四果不同,一般人都用汤圆、麦芽糖等甜的东西祭拜,其目的无非是希望灶神享用了这些甜点后,上天言好事,少打小报告。送走了灶神之后,家家户户便可大扫除以便迎接新年,而在正月初四又得将灶神请回家中,继续执行神职。送灶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腊月廿五打扫尘除干干净净过新年 腊月廿五,按照传统,各家各户要大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杂物等。干干净净过春节,年前家里不留垃圾。 个人卫生一般在除夕那天进行,除沐浴外,一定要理发,一是因为“不留隔年头”的传统,二十徐州习俗正月里是不准理发的,所以一定要赶在春节之前把自己收拾干净。 有些地方廿五还要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廿六炸果子、炖大肉 徐州过年,家家从腊月下半月开始办年货,除鸡鱼肉蛋外,另准备一些传统食品,徐州地区的习俗是炸麻叶子、炸丸子、炸果子、炒花生等。同时,还要赶集买肉,剁上够吃好几天的饺子馅,春节期间不能动刀,必须提前准备好。 年廿七送节礼 在徐州,已经结婚的子女过年时要给双方父母送节礼,往年一般是几盒点心,配点烟酒。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礼品也越来越丰富了。 如果是新女婿,或即将结婚的女婿,送节礼就要极为讲究,要送四样或八样东西,每样四斤或八斤;活鸡、鲜鲤鱼、糕点、酒是必不可缺的。岳父家只能收一半,要回一半。 年廿八把面发 廿八已经接近除夕了,徐州的媳妇们这天要准备和面,以前用面引子和发面,现在都用发酵粉了。蒸发面馒头(年馍)很有讲究,有实心的、包馅的、枣花的等多种样式,蒸好后要先贡神,然后才能吃等由于馒头蒸的多,放久了变干龟裂,俗称“发笑”。寓意新的一年丰衣足食,幸福快乐。 年廿九蒸馒头 冬天面发酵得慢,和了面要隔天才能蒸馒头。这一蒸要足足蒸够到年初五吃的,这期间是不准再蒸的。年馍可以是简单的白馒头,也可以在里面加上豆沙、蜜枣等馅料,手巧的也可以自己蒸出其他花样来。 除夕早上贴春联 春节前,人们要购买新年画装饰住房,一是喜庆,再是祛灾。徐州年画多是民间作坊印制的,有历史神话人物、世俗吉祥图案,如和合儿童、雄鸡鲤鱼、仙草瑞兽、天官赐福、九凤朝阳、美人图、送财童子等。年轻妇女则爱把“胖娃娃”类的年画张贴在卧室里。 贴春联多在除夕午后,先从大门贴起,依次在院门、房门张贴。春联右为上,左为下,上有横批。大门外贴“出门见喜”;另有单幅字,写上“福”、“喜”、“寿”等贴在家具及大件器皿上。徐州农村家庭家里的水井、鸡棚鸭舌之类的都要贴上一个福字,电动车、三轮车等出行工具上要贴上出入平安的条幅。 在徐州,家里老人去世的,,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帖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也有的地方头年贴黄对联,次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绿对联。也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贴对联以寄托哀思。 大年三十喜团圆 除夕在中国任何地方都是大日子,这天晚上一家人一定要聚在一起吃一顿饭。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在徐州,年夜饭吃什么其实没有太大讲究,看家里人口味即可,但是如果有鱼,鱼头一定朝着门的位置。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大年初一随心所欲 新年的第一天,徐州人讲究第一天怎样一年都怎样。所以这一天,孩子犯了错家长也不会骂。孩子不起床,家长就由着;这一天不动剪刀、不干活、不走亲戚……总之就是什么都不干,随心所欲地过这一天,以求这一年的以后每一天都可以轻松度过。 正月十五蒸龙灯新年至此结束 正月十五是过年的结束,这一天徐州家家户户都要蒸灯笼,其中一定要蒸一条龙形的灯笼,其他都是圆形灯笼。灯笼必须用死面蒸成,每个灯笼里都预留了面窝,蒸好后里面浇上油,用木棒一段缠上棉花插在油里,点着,放置在家里的每一间屋子里。到第二天,灯熄灭了,灯笼就可以吃了。 每一张照片里都藏着一段留不住的岁月,和一个忘不掉的故事。 20年前的徐州,我们过年是这样的,快乐得像拥有整个世界。重温一下往年的习俗吧,愿今年的春节,你也能快乐回20年前的模样 《八大碗》第二季第9集账不过年 ▼ 《八大碗》第二季第8集一罐洋钱 ▼ 《八大碗》第二季第7集喝药 ▼ 看完记得转发朋友圈哦 一起分享快乐 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最好治疗白癜风那里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