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蔡思祥本报记者白雪摄一季度农情调度显示,今年江苏徐州及早部署周密安排,部署开展夏收会战行动,组织各级农技推广干部入村指导,加强技术培训,分类落实肥水管理、病虫防控、灾害防御等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全市.2万亩在田小麦,一、二类苗占90.1%,亩总茎蘖已达96万苗,平均叶龄9张,比去年同期增0.2张,单株5叶以上大分蘖2.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0.4个,具备了丰收基础。小麦“一喷三防”防治赤霉病基本完成,苗情总体处于历史较好水平。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完善种粮激励扶持政策,已提前下达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93亿元,分配下达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万元。麦田管理凸显“科技范儿”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大片麦田美如画。“今年种了亩,一多半是种子粮。天气回暖,管理要跟上,争取每亩再增收50斤。”在单集镇詹湖村优质稻麦示范片,镇党委书记郭敏介绍,这里通过智能感知、物联网、远程诊断等手段,逐步实现流转亩土地进行智慧化生产,眼下苗情长势喜人。“因为‘一喷三防’开展得早,现在基本上没什么病虫害。你看这穗子一天天鼓起来,多喜人。”单集镇副镇长顾安告诉记者,今年镇里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为徐麦30和徐麦35,小麦预计5月25日开镰收割,6月5日起全面收割。全镇台农机将在全程全面收获中大显神威。近年来,单集镇连续多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9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2.1亿斤以上,去年单集镇推进完成投资总额万元的2.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达到8.5万亩,基本实现了农田基础改造全覆盖。田间管理少不了一线农情支撑,顾安手机里有一个“宝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uzhoushizx.com/xzszz/140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