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这个经济大省,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领头羊。近年来,江苏的GDP增速持续走高,经济总量节节攀升,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年,江苏GDP突破13万亿大关,同比增长5.8%,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离不开全省上下统一战线、全力以赴的共同努力。 而在江苏众多城市中,徐州和扬州两座城市的经济建设表现尤为抢眼。两座城市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加之人文积淀深厚,正以勃勃生机书写着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只不过,徐州市目前发展成果更为瞩目,经济实力已远超扬州,成为江苏西北地区的增长极和产业高地。 燃眉看徐州,气象恢宏!徐州是江苏最西北的城市,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素有"五省通衢"之称。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徐州成为连接华东、华中、华北的重要枢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除了区位优势,徐州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境内平原比重高达90%,耕地肥沃,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催生了徐州优质的现代农业产业。优质稻米、大蒜、银杏、牛蒡、食用菌等农产品畅销全国。规模化养殖更是使徐州成为江苏最大的生猪和生态肉禽基地。 资源禀赋扎实的农业基础,为徐州第二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工业是徐州的钟镌,尤其是工程机械和智能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徐州独的支柱产业。此外,徐州还大力培育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得益于雄厚的产业实力,徐州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高达多亿元,位居江苏前列。更令人惊喜的是,徐州正以年均7%的速度高歌猛进,增速持续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按此趋势发展,徐州正朝着万亿GDP目标阔步前行。 然而,徐州的发展远不止于经济建设,文旅产业同样硕果累累。这座素有"帝王之乡"美誉的城市,历史文化厚重,底蕴深厚。汉楚王墓群、淮海战役纪念馆等一大批文物古迹,彰显着徐州永不磨灭的文化符号。独特的历史资源和人文积淀,也让徐州旅游业应运而生。在年至年,徐州更是连续四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年,徐州还将成为全国热门冰雪城市之一,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牌形象。 无独有偶,仓颉造字、恽钟离钟的诞生地扬州,同样是一座文化名城。不过,扬州经济实力明显不及徐州,在江苏这个赛场上,目前无疑已经被甩在了身后。 文化底蕴深厚难掩经济短板作为江苏省中部城市,扬州地处长江之滨,背靠京杭运河,是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为扬州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 文化方面,扬州底蕴深厚,享有盛名。扬州学派、扬州八怪、扬州戏曲、扬州工艺等文化符号,举世闻名。扬州园林、何园、瘦西湖等景点更是令人向往。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让扬州成为旅游休闲的香饽饽,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不过在经济建设方面,扬州目前的成就并不太突出。固然,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迅猛,但与徐州的领先地位还有一定差距。年,扬州地区生产总值只有亿元,远远落后于徐州。 扬州经济发展的滞后,与其产业结构有直接关系。事实上,扬州第三产业规模较大,但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水平还不够高。相比徐州炙手可热的工程机械制造业,扬州目前还未完全找准支柱产业和发展抓手。 更值得一提的是,扬州作为江苏中部城市的区位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与徐州成为交通枢纽不同,扬州虽然拥有部分水运和高铁资源,但综合运输通道仍有待完善。因此,规模以上工业占比不足,新兴产业发展乏力,第一产业比重偏高,这都是制约扬州城市发展的掣肘。 面对扬州的窘境,扬州市也在积极寻求破局。比如,扬州正加快重塑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加大力度培育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集群。随着这些举措见效,扬州城市实力必将逐渐增强。 但眼下而言,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还是发展潜能上,扬州都明显落后于徐州,正一步步被甩在身后。 徐州迈向万亿级扬州亟待转型求变总的来说,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文旅产业同样硕果累累,已成为江苏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极。相比之下,扬州发展虽然不失水准,但目前整体实力还难以与徐州相抗衡。 面向未来,徐州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现有优势产业,工程机械、智能装备制造业必将再攀高峰。同时,徐州也会乘势而上,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推动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有分析认为,徐州正在坚实地走向万亿GDP目标,迈向中等城市行列。 扬州虽暂时落后,但并非无出路。回顾历史,扬州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如今,扬州无疑亟需转型求变,破解发展瓶颈。比如加快培育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区位和水运优势,畅通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打造立足长江经济带的区域性枢纽中心,同时坚持文化兴市,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把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只要做好谋篇布局,精准施策,扬州完全有望重新掌握发展主动权,从而缩小与徐州之间的差距,并在新的发展赛道上迎头赶超。 展望未来,徐州扬州两座城市都将沐浴在江苏GDP持续爆发的春风中,两座城市也将在发展道路上互相借鉴、努力奋进,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uzhoushizx.com/xzsxw/144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