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其中提到“支持徐州等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徐州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重点培育发展徐州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 《规划》是国家“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所指特殊类型地区包括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城市、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生态退化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苏北副中心 何谓“省域副中心”? 是仅次于省会城市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带动能力的重点城市。一般来说,该城市距离省会有一定距离,对省会“都市圈”无法顾及的区域可以起引领带动作用。 《规划》将徐州纳入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城市重点支持城市,明确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壮大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支持沛县、铜山区、贾汪区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支持徐州经开区、泉山区实施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 在国家发改委同时发布的《“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亦提及徐州——支持徐州等城市夯实制造业基础,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增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能力。 在苏北,徐州无疑是重要城市。江苏“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三个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徐州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人口近万,年GDP总量将近亿元。同时,徐州也是区域交通枢纽型城市,陇海线、京沪线的交汇节点。此外,徐州还拥有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 “作为徐州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徐州理应成为江苏北部区域的副中心城市,也有能力扛起得起加快发展、提升能级的担子。”胡小武说。 根据徐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此前的公开表态,国家将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倾斜支持,进一步打造徐州全国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为全面贯彻落实规划,徐州正在争取年国务院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效明显城市表扬激励。近日,国家发改委已启动示范区年度评估工作,徐州市发改委也在梳理总结一年来示范区工作成效经验,力争在国家组织的专家评审中获得优秀等次。 挑战在哪儿 试点示范城市,国家将给出哪些支持? 针对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将支持优势产业发展,推动跨区域产业转移对接、基础设施互通、生态环保合作,支持多省交界地区共建跨行政区产业园区,打造一批综合性消费平台,带动和促进特色消费发展。 针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将健全支持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统筹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改造、绿色低碳转型,继续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老工业基地给予表扬激励,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园区。 在胡小武看来,在徐工集团等重点工业企业的带动下,徐州聚焦工业化,围绕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工业智能制造等领域,打造工业立市的强大产业支撑体系,具有可行性。 “同时,徐州也需围绕淮海经济中心城市,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如区域金融中心、商贸流通中心、消费中心的建设,为城市产业经济及城市增长奠定综合产业体系基础。”胡小武分析称。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是目前徐州锚定未来发展的重要选择。”胡小武指出,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领头羊和中心城市,充满广阔发展机遇。 不过,挑战也同时存在。 “主要体现为四省边缘地区的淮海经济区,纯粹依靠市场化方式、松散型合作,难以短期提升能级。”胡小武说,因此,需要从宏观政策上推动实施一些区域经济带动力强的项目。比如,设立淮海开发银行,提升徐州部分金融机构的等级,更好服务于淮海经济区。 “此外,主城城市化率较低、市区常住人口总量较低也是徐州面临的挑战。未来,徐州应该推动积极城市化战略,尽快发展为I型城市或加快推进特大型城市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能级,有助于区域首位度、引领能力和带动力。”胡小武强调。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uzhoushizx.com/xzsxs/136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