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1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yufangbaojian/m/36669.html
#知识创作人#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说到宋朝的诗派,无人不知“江西诗派”;而说到“江西诗派”,则无人不知陈师道。

陈师道是“江西诗派”中的一位重要人士,也是比较特别的一位。陈师道自从遇见黄庭坚以后,便找到了学习的楷模,颇有“相遇恨晚”的感觉,他将自己之前的诗稿全部烧毁,潜心跟随黄庭坚学习。

而在后来,陈师道又诗学杜甫,且受到了黄庭坚的大力赞赏。

可以说,陈师道的诗在兼备黄庭坚与杜甫诗的特征之下,写出了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等等,都是出自陈师道笔下的经典之句。

走进古诗词,窥探诗人之心迹,感受岁月之呼吸;诗巷在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来自陈师道的一首诗。

这首诗全篇56个字,写得深沉又潇洒,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九日寄秦觏

宋·陈师道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陈师道,字履常,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我国北宋的大臣、文学家、诗人。

秦觏(gòu):作者的年轻朋友,著名词人秦观的弟弟。

哲宗元祐二年()经过苏轼等人的举荐,陈师道到徐州担任教授一职。

在归乡的途中,又恰逢重阳节,陈师道想起尚在他乡为客的好友秦觏,于欣慰中不免产生颇多惆怅之感,于是便写下这首诗寄给秦觏。

诗的首联首先点明天气与时间: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一阵疾风过后,雨收天晴,明艳的晚霞映照在清澈的江面之上,将小舟系在岸边,“我”看到暮鸦盘旋在树林的祠庙周围。

作者在首联中选择了典型的物象,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傍晚的“泊舟图”。而在这幅图画中,又分别蕴含着两种相互并不冲突的情感色彩。

前一句“云开日出”的情景,带给读者以明净开朗的感觉,其实这也正好体现了作者归乡的愉悦心情。

后一句则以冷色调的笔触,带给读者一种凄凉幽寂的感觉。而这,又无不含蓄地体现了作者思念好友的心情,无不为后文的输出做好铺垫。

颔联明确切向题目,道出了作者想同好友诉说的话语: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在重阳节这天,“我”想把杯畅饮,奈何不胜酒力,白发都已经添满了鬓角。十年漂泊中,让“我”几乎辜负了家乡的菊花,因为“我”几乎没有心思去登高赏景。

这两句是作者想同好友秦觏所说的话,也是他对自己人生旅程、人生心迹的一种概括与总结。

如果作者在归乡途中不会遇到重阳佳节,他也许不至于有如此感慨。但恰恰就因为“重阳节”这个容易触动人心的日子,让作者不免想到了依旧在漂泊的好友,想到了自己之前的漂泊境况。

作者尽管已经结束了流离的生活,但他的内心却于“喜悦”中掺杂着忧郁。

“欺白发”足以得知作者曾经漂泊生活的艰辛,“负黄花”足以得知作者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二句结合起来,将作者深沉复杂的内心饱满地表达出来。

既然是写给尚在旅居的朋友,那么必定会写到作者对朋友的思念,这就是颈联的内容: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登高望远,“我”很是想念你这位老朋友,“我们”曾经在一起的潇洒时光“我”永远不会忘记。如今虽然“我”已老去,但对“你”的思念之情却愈发绵长。

其实朋友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就是这样:当自己得意而对方失意之时,我们都会去说一些有助于增进双方情感的话,让对方知道还有人想着他,从而能够在心灵上得到安慰。也许,这就是友情的珍贵与温暖之处吧。

陈师道归乡任职,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不过作者并未因此而忘记好朋友,特意写诗诉说自己对他的思念之情。

这样一来,诗中的“情”味就浓了,它不仅暖了朋友秦觏的心,更是暖了读者的心。

诗在尾联中紧追一笔,继续给予朋友心灵上的慰藉: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像“你”这样的年少之士,此时定会结伴而游,岂能没有地方去饮酒赏花?“你”也一定能够写出前贤那般气势的诗篇来。

作者可真会安慰朋友,他在尾联中可谓是拿自己的缺点与朋友的优点作对比,以这种方式巧妙地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赞扬。

作者当年毕竟已经三十多岁了,再加上他历经漂泊之苦且白发苍苍,的确与年少的秦觏不能相比。

所以作者就从“年龄”的角度出发,以羡慕、赞美的语气安慰了秦觏。其中饱含着作者对年轻生命、美好时光的向往,也饱含着作者对朋友秦觏的思念与鼓励。

尾联中的两句虽然为虚写,却画面感满满,更充满潇洒与疏放之力,让人读后倍觉精神抖擞。

想必秦觏在读完这首诗后,也一定会感受到来自友谊的温暖而对人生信心百倍吧。

登高莫负黄花约,也向黄花敬一杯;各位看官,对于陈师道的这首诗,你认为写得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简说一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uzhoushizx.com/xzsms/142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