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应邀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国资国企发展改革监管和党的建设工作情况,并就如何深化国企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重组整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回答了中外媒体记者提问。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了有关问题。 郝鹏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经营发展取得战略性成果,国企改革、科技创新、风险防范、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为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 郝鹏表示,今年将开局“十四五”、启航新征程,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做好国资央企工作十分重要。国资央企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将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加突出主责主业,聚焦提质增效、改革创新,努力实现企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国民经济增速,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同时保持资产负债率稳健可控,为保持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作出新贡献。 郝鹏表示,围绕这一目标,今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全面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好中央企业的带动和牵引作用。二是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确保取得更多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三是要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今年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的70%以上。四是要积极推进提质增效升级版,为“六稳”“六保”作出更大贡献。五是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六是切实防范好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七是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效能,积极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八是服务支撑好国家重大战略,带头履行好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将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组织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并实施好“中央企业党建创新拓展年”专项行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大战大考彰显担当,年中央企业交出合格答卷 记者:去年,中央企业一边抗疫情、一边稳经营,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请问如何评价去年中央企业整体表现,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郝鹏:去年这一年极不平凡,也极不容易。总体上看,中央企业去年应对了各种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经受了考验、彰显了担当、展示了实力、赢得了赞誉。可以这样讲,中央企业去年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这个成绩可圈可点,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在抗击疫情这场斗争中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充分发挥了大国重器顶梁柱的作用。疫情一发生,中央企业闻令而动,快速响应,立即投入到这场抗疫斗争中。大家记忆犹新的是,在湖北武汉抗疫主战场,中央企业用10多天时间就建立起火神山、医院,在当时防疫物资异常紧缺的情况下,中央企业紧急转产,生产了一批急需的防护物资,当时动员央企力量紧急转产研制了口罩机、压条机等。在抗疫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中央企业全力以赴保障煤电油气运和粮食副食品物资供应,起到了稳定市价、稳定人心的作用。特别是在疫苗研发这个抗击疫情最关键的领域,中央企业争分夺秒、奋力攻关,国药集团率先研制成功新冠灭活疫苗,并获批附条件上市,为战胜疫情注入了坚定信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中央企业奋力实现了效益正增长,充分发挥了国民经济压舱石的作用。年,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这个增速并不算高,但是来之不易。大家都知道,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国际航空运输基本停滞等多重因素影响,去年一季度中央企业效益负增长58.8%。面对异常严峻的形势,中央企业紧紧咬住目标,狠抓提质增效,一步步把中央企业效益拉升到全年2.1%的增长速度。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中央企业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政治账,坚决落实国家助企纾困政策,去年主动降电价、降气价、降资费、降路费、降房租,全年整体降低社会运行成本亿元。如果考虑到这部分因素,中央企业去年净利润实际增速应该在两位数以上。 三是中央企业在外部冲击和疫情严重影响下仍然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的科技成果,充分发挥了在创新引领中的带动作用。中央企业去年坚决顶住疫情的冲击和内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压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保持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如期推进,“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北斗三号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实现了当年毛泽东主席“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夙愿,极大地鼓舞了人心,也激发了我们战胜困难的斗志。 四是国企改革再掀新高潮,充分发挥了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中央企业坚持以改革来增活力、强动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审定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国企改革三年攻坚吹响了冲锋号。中央企业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迅速掀起了改革热潮,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向前推进,“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改革工程都在扎实向纵深推进,不断取得一批重大进展和突破。 五是在去年风险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期,中央企业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充分发挥了维护经济大局的骨干中坚作用。面对去年严峻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中央企业未雨绸缪,强化了风险预警预测,有效防范了投资、债务、金融业务、海外业务等重点领域风险。去年底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到64.5%,圆满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三年降两个百分点”目标任务。从年以来,中央企业没有发生一起债券违约事件,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六是坚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了推进国家重大战略落地的主力军作用。中央企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推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重大区域战略实施,主动对接地方规划,全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中央企业积极参与了湖北省疫后经济重建和复苏工作。同时,中央企业在脱贫攻坚最紧要的关头、最关键阶段,继续奋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中央企业定点帮扶的个国家扶贫开发县全部脱贫摘帽,定点帮扶的多个扶贫村、扶贫点全面实现脱贫。 总体上看,过去一年国资央企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坚强保证。在这个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展示了中央企业党的建设的最大优势。经历这场大战大考,我们对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更加充满信心,更有决心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量质效”齐升收官“十三五”,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记者:“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情况如何?“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有没有具体的增长目标? 郝鹏:首先就您关心的有关数据通报一下。据统计,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去年底资产总额达到.3万亿元,年的营业收入59.5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了3.5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是12.7%、7.4%、10.7%。“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交出了一份比较优异的成绩单,五年来在“量、质、效”三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量”上有显著增长。规模体量上,“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连续突破50万亿、60万亿关口,去年底是69.1万亿,接近70万亿,年均增速达到了7.7%。在效益增量上,中央企业的利润总额、净利润年均增速分别达到了8.8%和9.3%。无论规模还是效益,都高于同期宏观经济的增速。 第二,“质”上有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7.8%,营业收入利润率提升1.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降低2.2个百分点。“两升一降”的背后是中央企业运行质量的改善、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第三,发挥作用的效果更加凸显。一是服务国家战略上发挥了表率作用。“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累计在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上完成投资17.9万亿元,比“十二五”增长36.4%。二是在科技创新上发挥了引领作用。除了有一大批科技成果,在“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从年的2.16%提升到去年的2.55%。“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的研发经费达到3.4万亿元,承担的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都取得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三是在共建“一带一路”上发挥了带动作用。中央企业“十三五”期间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超过个,实施了一批民生项目,打造了一批标志性工程,有力带动了我国装备、服务、技术标准“走出去”。四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发挥了骨干作用。前面我介绍了中央企业在扶贫方面的工作,同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都展示了报国为民的央企担当。 目前,中央企业以及国资系统监管企业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我们将在全国两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中央企业和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的有关增长指标。总的考虑,在量的增长的同时更好实现质的提高,关键是要促进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具体来讲,“十四五”要实现“五个新”和“一个总目标”。“五个新”,一是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中央企业规模实力的持续增长。二是科技自立自强展现新作为,“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发挥好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三是布局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推动中央企业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地位更加巩固,在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加大布局力度。四是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新成效,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高效,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更加健全。五是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五个新”最终要落实到一个总目标,就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强、优、大”的标志性成果,就是在“十四五”期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更加突出主业、实业和核心竞争力的标准,更好推动重组、整合、调整、优化,加快打造一批行业产业龙头企业、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一批“专精特新”冠军企业、一批基础保障骨干企业,使中央企业真正成为主责主业突出、功能作用显著、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队。 “三位一体”国资监管体制成熟定型,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记者:国资委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请问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如何深化? 郝鹏:推动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守护好、发展好国有资产这个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十三五”时期,我们推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并向纵深发展,国资监管体制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资委履行中央企业出资人职责、全国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和负责中央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职责。这样“三位一体”的职能配置实现了“三个结合”,即管资本与管党建相结合、履行出资人职责与履行国资监管职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出资人监督相结合,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十三五”期间,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主要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持续深化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更好地促进和保障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进一步理顺了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出资关系,巩固了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厘清了出资人代表与监管企业的职责边界,更加注重通过法人治理结构来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好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二是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推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动态调整权力和责任清单,把监管重点放在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上来。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产业集团“一企一策”实施授权放权。依托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进一步提升好数字化监管能力和水平。 三是实施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更好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专业化体现在监管的针对性、专业性,涵盖了规划指引、产权管理、财务监管、考核分配、监督追责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具有出资人特色的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化体现在监管的全面性、系统性,贯通了出资人职责、国资监管职责、企业党的建设职责,覆盖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各方面。法治化体现在监管的合法性、合规性,健全了国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实现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这样一个体制适应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也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是行之有效的。 “十四五”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聚焦管资本来提升国资监管效能,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管监督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充分发挥好国资委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的监管优势,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挥好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体制保障。 改革全面发力获得重大进展,攻坚之年真抓实干再出发 记者:国企改革一直深受社会各界
|